工作人员在曲靖市会泽县火红马路150兆瓦复合型光伏电站现场进行施工。 杜明彦 摄
12月15日,随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茂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云南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2021年以来,云南新增新能源装机3700万千瓦,对于助力云南打造“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示范基地起到积极作用。
做实统一规划
新能源开发建设提速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用电高速增长,确保新能源按期并网成为保障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和云南可靠电力供应的关键。
“今年以来,云顶国际组织召开6次新能源并网投产推进会议,以‘双签字’形式确认投产计划、压实各方保供责任,就是为了给新能源建设投产提速。”云南电网公司规划发展部总经理颜涛介绍。通过强化政企联动、源网协同,凝聚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不仅如此,云南电网公司还全力以赴当好“参谋员”“服务员”。
为当好“参谋员”,云南电网公司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做实统一规划、出台价格政策、启动储能开发。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制发新能源项目年度建设方案,7批次新能源项目清单先后发布,做实新能源开发统一规划。推动完善价格机制、有序开发的文件相继出台,理顺了价格政策和市场机制,新能源开发建设转入月并百万千瓦的“快车道”。同时,促请出台新能源配套储能政策,加快各类调节性资源布局建设,全省新型储能规模化开发启动,首家大型共享储能完成投运。
当好“服务员”,加快新能源并网手续办理。2023年推动促成共计37项500千伏电网项目补充纳入国家规划,至此“十四五”期间500千伏电网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共57项,纳规数量创五年规划之最,实现电网建设与电源规划精准衔接,建成后可支撑1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并网消纳。及时出具713项并网意见,优先安排应急资金,全力推进233项新能源配套工程建设。此外,滚动开展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引导新能源科学合理开发建设,分布式装机从2023年74万千瓦快速增长至264万千瓦。
创新服务模式
破解新能源并网技术难题
通过简化流程、提高效能,强化各项资源保障配套工程建设,新能源接网工程项目相较于传统电网工程项目压缩近40%时间。
除了做好科学规划,优化、简化并网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也为新能源并网扫清了技术方面的障碍。
“云南电网公司的支持,让云顶国际的并网工作走上了‘快车道’。”华能滇东风电分公司基建项目部副主任陈立说。
去年以来,华能滇东风电分公司在曲靖共建成投运新能源电厂3座,增容880.8兆瓦。今年,该公司有25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为支持此类大项目并网,云南电网组建专家团队,协调解决新能源并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去年,华能滇东风电分公司共有盘江风电场的180兆瓦风电和菱角光伏电站的100兆瓦光电需要并网。按照方案,风电和光电全部在220千伏菱角升压站上网,然后送到220千伏花山变,与大电网相连。由于风电和光电上网电价不一样,输出的调度机构也不一样,加之并网之初盘江风电场4条直接接入菱角光伏的35千伏风电线路,其点表和数据在菱角光伏电站生成,导致功率预测不准、涉网试验难以开展等问题。
专家团队合力攻坚,成功破解了上述难题,实现所有新能源全部按期并网。在此过程中,云南电网公司专家团队作用显著。去年以来,专家团队还有效解决了热水光伏电站串供西泽风电场带来的计量困难、光梁子风电场改并网协调、弯子坡风电场过渡方案下全站调试等20多项难点。
党建引领攻坚克难
高效推进接网工程投产
“今年的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建设投运数量创历史新高。”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总经理晋伟平介绍。
2024年,云南电网公司主动服务新能源并网,不断创下“加速度”。提前建成投产500千伏楚雄北部光伏接入系统工程;加快建成220千伏元谋县平新光伏电站接网工程、盘溪黑泥坡光伏发电项目送出配套间隔;110千伏匡远光伏电站配套间隔……
截至2024年12月,全年已累计建成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8项,建成新能源配套间隔工程60项。为确保新能源项目“能并尽并”“能接尽接”,云南电网公司全面盘点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投产里程碑节点,依据投产进度与目标偏差情况,压实各方责任,加快推动项目并网投产。
“施工过程中,线路要跨越高速路、铁路,还穿越重冰区,面临的挑战较大。”昆明耀龙供用电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何兆凯说。
昭通市巧家县羊窝头发电项目接网工程需要新建铁塔82基、30千米线路等,工程协调难度大、工期紧。在云南电网公司统筹组织下,羊窝头光伏发电接网工程按期投产,预计年发电量为2.95亿千瓦时。
为啃下此类“硬骨头”,云南电网公司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实“一项一策”,督促建设单位认真分析、预判本接网工程的特点、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细化、分解里程碑进度计划各个时间节点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每周及时纠偏,全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落地。
随着云南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截至目前,2024年云南新能源年发电量达669亿千瓦时,同比增发278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8.5%。
(施超 李洪江 余开媛 李琛 杜明彦 夏瑶)